区块链内容社交为时尚早

区块链  点击:   2019-02-18

社交型产品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关系型社交产品,另一类是内容型社交产品。

关系型社交产品重关系纽带,通常来说不是直接的盈利来源,而是流量池的直接入口,互联网公司通过其它途径导流进而获利,例如微信、iMessage;内容型社交产品重内容,互联网公司通常先建立起一定的门槛,聚合一定的优质内容后再快速扩大流量边界,一句简单的形容就是“高筑墙、广积粮、速称王”。

内容型社交产品在早期发展时要“高筑墙、广积粮“,此时受邀参与到平台早期建设的用户是受到优厚的待遇的,双方利益同向,一边是平台不断完善内容创建环境,一边是早期用户享受不断增长的早期流量红利。

到了平台发展到中期,渐渐进入成熟期后,此时平台已经将早期优质内容的优势转变为内容聚合中心,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就此改变,平台相对用户的话语权愈来愈强。当我们回首微博、知乎、今日头条的崛起路径,不难发现无一例外都是顺着这条路径演变。

平台地位的增强带来的后果无非以下几点:

① 在经济收益上占据主导权,用户的知识输出沦为平台广告收入的嫁衣,自身变现方式通常受平台限制;

② 内容审查的强制性,平台拥有决定产出内容的生死大权,在内容管理方面专政;

③ 隐私数据存管权,用户需要出卖个人信息才能加入,又要面临隐私泄漏的风险;

④ 管理机制不透明,主要集中在数据的呈现,平台自推送、刷量等。

可以将这四点归结为是传统内容社交平台的痛点,如果不能削弱平台相对用户的的强势地位,博弈就无从谈起,因此用什么样的模式去改变这种形势是值得思考的,区块链技术就提供了一种思路

回顾这四个痛点,其实总结下来是两个因素决定着传统内容社交平台的强势地位,一是内容管理权,二是经济管理权,这两点恰好都能用“去中心化”的技术去规避。例如用公链的底层技术去实现内容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使签名成为内容删改的唯一途径;用通证经济思路解决知识无法流通变现的问题。

前者涉及到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暂且只作为一种思路,但后一种新的经济模型着实可以给目前的内容社交产品带来改变的思路。

01

第一种思路就是可变现的积分。传统的互联网产品早已存在积分这类会员权益,通常的做法是由平台自建一个“积分商城”,用户可凭借会员积分兑换礼品。这种做法的优势是,会员可以将部分权益变为实际的礼品。

为了加强归属感,平台通常会在商城中加入定制版商品,减小用户不能兑换心仪商品的缺失感。坏处则是,该会员权益仅限于平台内部,不具备流通的属性,价值大打折扣。可变现的积分就是让积分“通证化”,让用户可以用这个平台的通证去换取别的通证,或者进行直接变现。

第二种思路就是奖励有价值的用户行为。有价值的用户行为可以是优质的回答,也可以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去筛选优质的回答或者提问,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根据点赞量去评判一个问题或者回答的优质与否。

但这随即带来了另外两个问题,那就是点赞量是可以“刷”的,并且点赞者本身没有义务去对优质内容进行筛查。一个好的经济系统是可以让系统自循环的,好的内容社交产品也应该是如此。

针对“刷量”问题可以用“权重”的方式解决,例如对历史记录中点赞确定性高、注册时间长的账号给予高权重,反之低权重;对于主动点赞的用户,给予奖励共享的奖励,例如一个点赞者最终被证实曾点赞的文章收到大家喜爱,则能享受作者一定比例的奖励,因为点赞者帮助大众发掘了好文章,也帮助了原作者。

“点赞经济“另一个关键的要素是,如何让大家相信这个奖励通证的价值,即如何保证这个通证是“有人买”的。在传统内容社交平台中,广告商愿意为流量付出广告费,学习者愿意为教师付出一定的学费。

这一模式可以照搬进区块链内容社交平台的经济模型中,例如平台的广告费用必须以该平台通证进行支付,学习者向教师付费也必须以该平台通证的形式支付,这样一来“点赞经济“模型的雏形就初步具备了。

上面所说的两类区块链内容社交产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照模子画虎”,将区块链的一些基本技术特征强加上去,第一类强调通证的可流通性,第二类强调奖励用户行为,”点赞即挖矿“。

真正具备颠覆性的区块链内容社交产品应该还没有出现,因为这类产品目前只解决了激励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中心化治理的问题。

中心化治理的前提就是平台方拥有平台上发布的所有内容,本质上是一个存储方,只有当平台的治理方变为社区式治理,平台上所发布的内容不能被一方所控制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颠覆式内容社交产品。或许只有等到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出现才会看到真正的未来,越发期待IPFS了。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从炒作到期望 区块链革命正在到来
下一篇:区块链?加密货币?摩根大通剑指何方
Copyright 超级范文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